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推动智慧城市规划创新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领导干部实践创新学术茶座(2019年第8期) ---智慧城市论坛(第七届)在院举办

发布日期:2019-11-11 字体:[ ]

11月7日下午,以“5G时代的智慧城市:规划创新与可持续运营”为主题的领导干部实践创新学术茶座(2019年第8期)---智慧城市论坛(第七届)在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围绕5G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智慧城市规划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等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副院长刘靖北教授和上海市应急产业联盟理事长陈春东教授先后致辞。刘靖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5G时代即将开启智慧城市的新纪元,面对5G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需要转变智慧城市规划思路,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引导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走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陈春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要求“要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智慧城市建设,也离不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创新应用。5G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各个智慧化行业将共同构成激发活力、涌现创新的智能生态系统。

7位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戴苓提出,2019年是5G元年,以11月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5G时代。5G时代,业务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新需求随之带来端到端技术新变革;而5G+AI将催生新的智慧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5G将为城市智能化带来深远影响。

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监杨立志认为,智慧城市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5G开启了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的驱动力,而AI是即将规模应用的下一波核心技术。华为致力于以业务为核心,开启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之路,即回归城市业务本质,为市民、经济发展创造价值,基于这一核心理念,以云平台、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驱动的业务不断发展。华为已经形成了智慧城市规划的方法论,既以人为本,始于业务诉求,终于城市智能。

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战略拓展部总经理李树翀提出,我们处在全球技术创新加速的时代,科技“寒武纪”已经降临。世界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加速融合,计算机正走上一条全新的智慧化演进道路,智能的力量已无处不在。他认为,城市大脑是基于数据创新的整体架构体系,其中,数据资源平台是城市大脑的供血系统。在城市大脑的支持下,数据定义服务将促使服务模式变革,而中国也有条件引领新一轮数字政府模式创新。

腾讯云政务行业资深架构师吴亮描绘了“WeCity未来城市”的图景。他提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有不同的生命线。在农业时代,河流是连接城市的重要通道;在工业时代,铁路成为城市相互连接的重要纽带;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打破城市边界的新连接通道;进入智能时代,数字技术会重构城市空间。腾讯“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前沿科技成果,与各产业融合创新,致力于创造更智慧的城市规划体系、更便捷的民生服务、更精细的市场监管治理、更均衡的社会资源配置,目标是通过技术的创新和优化的服务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铁道科学院研究院电子所副总工程师兼12306技术部主任单杏花简要介绍了铁路客运大数据技术演进情况,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应用空间。中国铁路客票系统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铁路票务系统,12306已经成为铁路售票主渠道,“互联网+出行”给铁路客运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未来铁路客运大数据不仅会在铁路客运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展,而且会延伸到接送站、餐饮、旅游等客运延伸服务,并有望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以外行业密切合作,构建交通大数据业务生态圈。

东软集团副总裁邢波以新结构科技引爆新经济为题阐述5G时代智慧城市的技术与产业关系。他建立了新经济的结构化科技模型,认为应该根据新经济上升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需方数量、供方数量和回头交易次数这三个关键指标,有针对性地供给供方进入科技、需方进入科技、改善型科技和壁垒科技,从而通过这种结构化科技组合引爆新经济。以跑步赛事产业为例,正是赛事卫星定位系统、集成计时系统等的研发和应用引发了中国越野跑步赛事市场的爆发式发展。

中关村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栾润峰以食品安全为例解读了他理解的智慧城市。他提出,食品安全需要阳光共治、主体自律、靶向监管三大体系,通过手机就可以监控到餐馆的后厨,让更多的人能够加入监管的队伍,实现社会共治,提高政府监管效率。

本次论坛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城市现代化研究中心与上海市智慧应急产业联盟共同举办,我院第7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专题研讨班全体学员和上海市智慧应急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的部分负责同志参加了论坛。

(文/教学研究部 楚天骄 陈辉煌  图/信息技术部 沈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