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之声 > 学术交流
【解放日报】刘安:筑牢“防波堤” 呵护“珊瑚礁”

发布日期:2020-04-07 字体:[ ]

■刘安

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犹如水与鱼、土与苗,浩瀚远洋才能容纳龙腾鱼跃,肥厚沃土方可孕育参天乔木。特大城市的营商环境更类似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生长缓慢,一旦形成便能孕育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资源;但同时,由于组成系统的复杂性,其在外部环境扰动下也呈现出显著的脆弱性。

伴随现代化进程和生产力的指数化增长,各种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程度。由于人类对客观规律认知的有限性,很多“黑天鹅”无法完全预见和避免。由此,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治理能力,可以说是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必备的“灭火器”和“防波堤”。

在评价指标上,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治理能力对营商环境具有“一票否决”的意义。但是,现有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黑天鹅”的系统性无视,实属不应有的遗憾。

我国特大城市的营商环境宜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治理能力相关法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并推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相应完善。

例如,可在现有十大指标外增加一个“基础设施”或“前提保障”一级指标,下辖“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等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体系下,可根据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应急结束、善后处理相关法规等,分设三级指标及其他细分指标。

在实践中,可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做好应急管理物资“平战结合”式储备,实现弹性、智能储备。其中,重点、特殊专用物资应通过国资控股或混合所有制等方式,来进一步确保生产供应底线可控。

同时,在灾难救援、舆情治理、社工服务、危机心理干预、决策咨询等方面,广泛采购社会专业服务,让应急管理的若干职能转为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营商活动,从而不断培育社会应急自我组织、自我治理能力,在平时体现为城市的GDP,在突发状况下则能迅速将潜力转化为综合治理能力。

在恢复重建、帮扶补偿、经验总结等善后处理方面,要有意识地将公共事件对人心、观念以及利益格局的冲击,转为推动实施制度变革的机会窗口。

例如,推出信贷优惠、电力接入手续简化、地方税收减免等“急救包”,帮助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并稳定投资者信心和预期。这也应当成为营商便利性指标的加分项。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