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之声 > 学术交流
【成都日报】焦永利:藉由城市阅读 探寻营城之道

发布日期:2021-02-23 字体:[ ]

时间:2021年1月20日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焦永利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提出:“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与此同时,古往今来也涌现出众多以城市为主题的著作,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城市生命体的发展演化。对于城市的研究者、治理者、使用者而言,开展城市阅读是探寻营城之道的一条重要路径。

从阅读城市到城市阅读

与阅读城市相映照,城市阅读则是寻找城市规律、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阅读特别是深度、严肃的阅读仍是获取知识、激发思考的基本路径之一,城市阅读即是指以城市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具体内容与侧重点因人而异

城市是可以被阅读的,阅读城市是感受城市文化、探寻城市精神的重要方式。2004年,建筑学家张钦楠先生出版了一本著作《阅读城市》,记录了他“阅读”十几座国际著名城市的体会,书中结合20世纪建筑发展史以及建筑设计思想演进对这些城市进行了深入观察,主张要像“对小说、诗歌、绘画一样去阅读自己到过的城市,捕捉最初的印象,访问它的标志,但也不忽略它的‘母体’(那些林林总总的民居),还要访问城市‘灵魂’的显现者——几栋本地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此书将地标建筑、在地生活、城市形态、建筑风貌等视角融于一体,特别强调了借由阅读城市来体味城市性格、城市气质与城市文化,为读者展现了“阅读城市”的法门和乐趣。无独有偶,2017年的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曾这样表述了上海的未来——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宜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显然,一座值得被认真阅读而非匆匆略过的城市应当是城市发展追求的重要方向。

与阅读城市相映照,城市阅读则是寻找城市规律、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阅读特别是深度、严肃的阅读仍是获取知识、激发思考的基本路径之一。城市阅读即是指以城市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具体内容与侧重点因人而异。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背景下,当无法亲身实地去阅读城市的时候,城市阅读就成为提升对城市的认识水平、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以及借鉴优秀案例经验的主要途径。况且,实地阅读城市仅能聚焦某个时间断面,而城市阅读则可以广泛吸收古往今来的洞察与智慧。当然,二者无法完全相互替代,最好能做到阅读城市和城市阅读的融合互促。

城市阅读的多维图景

城市是复杂的系统,是生命体、有机体,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以城市为主题的阅读也可以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重点来进行分类

城市是复杂的系统,是生命体、有机体,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以城市为主题的阅读也可以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重点来进行分类。

从研究范围的角度,可分为总体研究与分领域研究。总体研究如《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文明中的城市》(彼得·霍尔)、《全球城市史》(乔尔·科特金)等作品,分领域研究如针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筑、交通、产业、市政、通讯、金融等各个方面的专题作品。其中,从学科的角度,有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乡规划学、城市管理学、生态学等不同理论视角的作品。

从地域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球、国家、区域、城市等关注不同尺度的作品。全球尺度的著作如《城市星球》(安杰尔·什洛莫)、《城市·地域·星球》(尼尔·博任纳)等,国家尺度著作如《中国城市发展史》(傅崇兰等)、《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等,聚焦具体城市的作品如《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若昂·德让)、《〈芝加哥规划〉与美国城市的再造》(卡尔·史密斯)、《圣彼得堡传》(尼尔·肯特)等。

从历史的维度,可分为通史、断代史与专题史等类别。通史又包括整体通史与专题通史,整体通史如前述的《城市发展史》,专题通史如《全球城市简史》(格雷格·克拉克)、《明日城市:二十世纪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史》(彼得·霍尔),断代史作品如《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布赖恩·贝利)等,专题史作品如《未来城市的历史》(丹尼尔·布鲁克)。更有一类独特的作品——科幻作品,它们并非关注过去,而是面向未来。例如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与《银河帝国》三部曲中作为银河帝国首都的川陀(Trantor),其他作品如《城市》(克利福德·西马克)、《废墟中诞生的城市》(克里斯汀·鲁施)等,这些作品在《未来之城:科幻小说中的城市》(卡尔·阿博特)一书中进行了集中呈现与梳理,展现了对于城市未来景象的丰富想象力。

此外,还可以区分理性材料、感性材料。学术研究作品通常以数据、理论、计量、图表等形式呈现,侧重理性分析,近期代表作品如《新城市科学》(迈克尔·巴蒂),而一些具有鲜明城市特征的文学作品则是很好的感性材料,如果说城市是一种空间产品,那么对城市空间的感受就是其在人们心脑中生成的价值川流。如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纯真博物馆》等作品丰富了人们对伊斯坦布尔这座文化名城的感受。国内作品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贾平凹的《废都》、金宇澄的《繁花》等都增进了对特定城市、特定历史时期的体会。另有一类城市游记或城市记录类作品,作为阅读城市与城市阅读的结合,也有助于积累对城市的感性认识,如《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帝景景物略》(刘侗等)、《魔都》(村松梢风)、《千年繁华:京都的街巷人生》(寿岳章子等)、《伦敦人》(克莱格·泰勒)等。回溯到古代,我国唐宋时期伟大诗人、词人对一些城市的描写同样是精彩的感性资料。以成都为例,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李白的“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陆游的“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些美好的诗句助力奠定了天府文化的雅致闲适基因。

城市阅读服务城市营造

对于城市研究者和肩负发展重任的各级城市治理者而言,在如今这样一个“万物互联、未来已来”的时代,仍需藉由阅读来和古今中外的那些营城智慧相遇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黑塞所言:“一个人如果被一本书吸引住,开始去认识作者,去理解他,与书产生一种亲密的关系,这时,书才对他产生真正的影响。”对于城市研究者和肩负发展重任的各级城市治理者而言,在如今这样一个“万物互联、未来已来”的时代,仍需藉由阅读来和古今中外的那些营城智慧相遇,主动构建起跨越时空的“脑联网”体系,更好推动“未来之城”的蓝图实现。那么,在卷帙浩繁的城市阅读材料中,怎样才能做到不罔不殆,既广纳博收又汲取要义,并且最终服务于城市发展和治理实践呢?

第一,关注城市的本质,这是本体论的视角。城市是什么?如何定义城市?城市的核心特征有哪些?这些特征会因时空背景而有差异和变化吗?应该说,各种阅读材料或多或少、或浅或深都会涉及这些基础性问题,或者对这些问题有所启发。如能持续思考,日积月累自然会加深对城市这一复杂现象的理解。

第二,关注城市的演进规律,这是认识论的视角。城市发展演变是否有规律可寻?如果有,这些规律是什么?规律是否有层次与稳定性之分?是否会因不同的地域、文化、时代有所变化?如果会,这些变化调整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不同学科所总结的理论、定理中暗含的前提假设是什么?这些前提假设是否足够稳健,相关理论的推导逻辑是否严密?各个理论是否彼此冲突?在阅读中关注并勤于思考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增进对城市发展及治理规律的把握。

第三,关注营城智慧与治理策略,这是方法论的视角。城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而营造城市的智慧、治理城市的策略手段也在不断积累和跃迁。其基本规律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当时的技术约束和社会条件下,营造城市的思想会在某一时间节点出现跃升,进而指引城市向前发展。城市继续进化,由于新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生活形态的变化,上一轮的思想又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因此产生新一轮变革的潜力。纵观历史,城市及其营造、治理思想的变迁,正是在这样一种类似于“双螺旋”的结构中盘旋上升,每一次的思想变迁既有延续,又有创新。通过“脑联网”来网罗储备这些智慧,进而辩证审视,就能够不断丰富城市研究与治理的武器库。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对于大多数非建筑、规划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和治理者而言,要特别注意空间感和尺度感的培养塑造,这是城市与建筑的本质所决定的。例如,无论是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还是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都强调了街道的人本尺度的重要性。有比较良好的空间感、尺度感能够避免许多大而无当的建设浪费行为出现。

此外,要更好发挥城市阅读助力城市治理的作用,还需统筹好这样几组关系:一是框架与细节。既要坚持综合视角,搭建理解城市的知识框架,也要根据研究和工作需要掌握丰富的细节;二是理论与实践。理论阅读搭建认知框架,调查研究掌握现实情况,两者形成互促方能提升治理水平;三是借鉴与创新。不同城市有各自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性格,一时一地适用的做法经验不能简单移植借鉴,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融合创新。

总之,无论是阅读城市还是城市阅读,都是为了更好探寻城市发展的规律,促进营城理念与手段的革新,促使我们不断向着理想之城的愿景迈进。

(作者:焦永利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中浦院牛津大学联合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