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之声 > 学术交流
【四川日报】焦永利:以世界眼光铺展公园城市发展新蓝图

发布日期:2021-07-02 字体:[ ]

时间:2021年6月21日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焦永利


公园城市是基于中外城市发展经验和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提出的城市发展新理念、新愿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世界眼光、体现地域特色、传承文化基因、创新工作路径,这样才能营造出更多更美好的公园城市新场景。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美好生活需要空间依托,需要空间营造,需要发展生活美学。从古至今,园林化生存一直是人类营造美好人居环境的重要追求方向。进入新时代,应以公园城市为愿景,将城市建设成为更好满足和承载广大人民美好需求的综合性空间载体。
  城市诞生初期,农业文明下的城市从广大人民劳作的大地田园中分离出来,承担管理、手工业、贸易、军事等基本职能,城市与乡村、城市与田园出现明显的整体性分离。但是,人们对于田园和自然的期许始终存在,突出体现在帝王的苑囿、王公将相府邸的花园、普通家庭的院落等场所之中,但总体上这些场所是私有的、封闭的。正是在这样一些实践中,积累产生了许多经典的造园思想与成果,深化着对“园林化生存”的追求,特别是中华文明造园实践中体现和发展着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重要思想,对今天的公园城市建设仍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城市发展的世俗性提升,旧有的城市防卫体系、城市发展动力体系和管理体系开始转型。进而,在工业革命发生后,人口快速集聚到城市之中,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的主体职能转向大规模生产,由此带来环境、公共卫生等方面突出的“城市病”,也出现了“人的异化”等思想、价值、文化层面的深层次问题。在应对工业文明下城市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从私家花园到公园的变迁。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这是用城市公共税收建造的第一座市政公园,此后在英国兴起了公园运动。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出现了著名的奥斯曼巴黎改建,建设大面积公园是其中重要任务。此后,在美国兴起了规模更大、影响更为广泛的城市美化运动。上述实践标志着公园不再是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而是公众愉悦身心的空间。拓展到城乡关系层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城乡发展从低水平均衡到发展差距拉大,再走向高水平均衡,这是历史发展的方向。1898年,霍华德针对工业城市引发的问题提出更为系统的田园城市理论,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源头。进而,《雅典宪章》中将城市的基本功能总结为“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方面,这一经典的功能分区思想深刻影响了全世界此后数十年的城市营造活动。二战后,伴随着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深入分析和反思,进而叠加上信息化、智能化趋势的影响,全世界开始兴起可持续发展思潮,在城市领域体现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等潮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时空压缩”式的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恰逢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到信息化阶段的接续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面向生态文明与智能社会融合的发展前景,需要勇于探索各领域的“无人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权威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应城市而言,就是要不断探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理念为此指明了重要方向、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

公园城市建设须借鉴中外营城思想与经验
  如上所述,从大历史的视角来看,公园城市是古今中外美好人居理想的现代表述与城市表达,涉及城与乡、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活、空间与体验等重大关系的综合考量,需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营城理念与策略的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回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永恒命题,将公园城市建设成为美好生活的最优载体,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强劲活力。
  国内外前沿城市的历史与当下实践为开展公园城市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伦敦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大伦敦规划中就提出“绿带”规划,此后又逐步向中心延伸,建立起绿道、绿网、绿楔、口袋绿地等组成的公园网络。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颁布《伦敦国家公园城市宪章》,作为建设标准。此后不久又提出绿色治城的环境战略,将零碳城市、韧性城市等绿色城市发展计划整合其中。再如,美国波士顿的翡翠项链公园系统开创了城市绿道体系从规划到实践的成功实践。再如,新加坡的“城市公园连道系统”进一步升级城市绿道的规划手法,使之成为提升城市全球竞争力的“绿色引擎”,助力新加坡建设自然城市。上海市提出以建设“生态之城”为目标,不只建设“城市里的公园”,而是要打造“公园里的城市”。成都市迅速贯彻落实公园城市理念,已经形成了公园城市发展的一整套规划、机构和体制机制,目前正在向公园城市场景化的纵深方向推进。
  上述实践体现出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发展逻辑的深刻变迁。放眼世界,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如学者乔尔·科特金所言,哪里更宜居,知识人群就在哪里聚集;知识人群在哪里聚集,财富就在哪里聚集。城市发展的核心逻辑正从“产城人”走向“人城产”,从工业文明时代的“产业——要素——配套”模式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良好自然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吸引人才、机构——衍生创新成果与产业”的发展模式。人力资本追求绿色健康、和谐宜居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城市竞争力也转变为“自然、人居、创新”三个生态体系的叠加,自然生态保障良好的健康环境,人居生态满足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社会需求,创新生态为创业就业以及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提供土壤,三个生态的集成勾勒出了未来理想人居的前景,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彼此成就。
  进入新发展阶段,建设公园城市需要进一步广泛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相关营城思想与经验,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体现地域特色,系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追求城市发展新境界。

公园城市不仅要有美景更要有场景
  城市思想家芒福德提出:“最好的城市模式是关心人、陶冶人,密切注意人在社会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人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多数时候存在于场景之中,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场景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总结,该理论认为场景是集合价值导向、文化风格、美学特征和行为符号的城市空间,是城市中多样舒适物、消费活动、人群的组合,赋予一个地方包括生产、生活、生态、体验和价值情感等不同意义。公园城市建设与场景理论具有内在的频率共振,代表着城市发展的路径从产业导向到功能导向再到场景导向的跃升。
  自公园城市理念提出以来,四川省和成都市系统开展了公园城市建设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公园城市场景化的发展路径,通过场景营造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遵循可感知、可进入、可参与、可消费的理念重塑生态空间。推动自然生态空间景区化、景观化,以山川森林等自然资源和城市绿道为载体,植入旅游、休闲、运动等场景元素,建设绿意盎然的山水公园场景,珠帘锦绣的天府绿道公园场景,美田弥望的乡村郊野公园场景;将公园空间融入社区街道、文化创意街区和产业功能区的建设,用优美怡人的环境,滋养天府文化,串联产业生态,引领健康生活,营造清新怡人的城市街区公园场景,时尚优雅的人文成都公园场景,创新活跃的产业社区公园场景。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处理好几组重要关系,推动公园城市场景化向纵深推进:第一,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进一步融合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市人理论、场景理论等既前沿又符合中国城市发展实际的城市理论,指引实践向前发展。第二,处理好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场景的集成。将承担对外联通功能的空港、铁路港、科创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大场景”与宜人尺度的“小场景”融合。将便捷联通世界的“快场景”与放松身心的公园城市“慢场景”融合。大尺度上做到城乡一体,构建大地景观组合的生态格局,能大中见小,体现田园、田野之趣。在小尺度的城市空间上,要小中见大,体现精致、雅致之美。第三,处理好“国际范儿”与“本地味儿”的融合。将国际标准的功能场景与天府特色的场景融合,四川成都在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这是场景时代的宝贵资源,要注重保护和延续这些场景,在场景营造中体现鲜明的天府神韵、中国特色。第四,处理好技术与体验的关系。当前处于新技术集中爆发的时期,一些新应用构建往往过于突出技术的“炫”,这是舍本逐末,在新技术的应用中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场景导向,关注人的体验与获得感,技术要能够适当“退场”,高明地隐藏在场景之中。第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生活美学的落地实践,聚焦城市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围绕通勤路、工作地、消费场、游憩地、社区家园等功能场景,探索构建全覆盖、全周期的园林化场景体验。
  总之,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路径的重任首先落在四川、落在成都,既是四川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生活哲学的现代延续,也是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与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命题,标志着四川站在了城市发展领域的前沿探索位置,期待更多的美好生活新场景出现在天府大地。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中浦院牛津大学联合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