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谋发展 奋进新征程——教务部年度工作巡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高地”建设贡献力量 |
|
|
|
2022年,在院务委员会正确领导下,教务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院务委员会部署,紧紧围绕把学院建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培研宣’的国家级高地”目标,着力建体系强基础、立制度抓规范、严管理强保障、建队伍聚人心,始终保持满格在线的状态、牵头有力的担当、兜底有效的追求,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图1 2022年春季学期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教学培训 制定学院《党的二十大精神教学培训工作方案》,提出6个方面19项任务和27条措施,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培训主题、进教学专题、进研究选题、进课程、进教材、进案例、进头脑进行系统谋划、周密部署。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作为必修课,及时纳入11月、12月各班次教学计划。邀请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做客第155期中浦讲坛,以“系统总结新时代,全面布局新征程,锚定奋斗新目标,继续创造新局面”为题,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总师姜丽萍来院作报告,分享学习心得。组织召开“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备课会”,编纂共计564页、28万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备课参阅资料汇编》作为参考资料,于会后发送全院,帮助全面完整准确把握二十大精神。牵头召开三所干部学院教务部线上视频会议,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为主题,就拓展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打造精品课程进行充分研讨,明确了2023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图2 中浦讲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图3 集体备课会 图4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课程建设研讨会 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学院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曹文泽在2022年秋季学期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会议上,正式提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培研宣’的国家级高地”建设发展目标。教务部认真履行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紧密结合学院实际,会同办公厅制定任务清单,明确了“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来统领学院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全面科学规范地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培训,把‘三进’工作做得更为扎实有效”、“全面做强做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研究,把阐释宣传做到系统权威、生动鲜活、有力有效”、“全面系统推进把学院自身建设成为优质的综合类现场教学点的各项工作”等4个方面的18项重要任务,使美好蓝图转化为务实举措。 全力克服疫情影响 办好重点班次培训 重大专项培训任务完美收官。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多次调整办班时间,通过扩大单班招生规模、增设网络专题培训等形式,圆满完成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党政正职专题轮训班第3期、第4期的培训任务。4期培训班实现目标培训对象全覆盖,高质量完成了中央交办的重大专项培训任务,培训效果受到上级机关和合作部委的高度认可,办班总结报告也得到部领导的肯定。 重点班次培训任务有力推进。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在上半年上海疫情居家办公期间,为确保沟通联系不断线、办班工作不掉线,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教学委员会2次、合作部委对接会3次,为复学复课后相关班次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及时抓住8月至11月疫情相对稳定的时机,成功举办多个重要培训班次,培训效果获得学员充分认可。及时响应、积极应对部分班次因疫情原因须紧急调整、临时取消的情况,妥善做好向合作部委、招生对象、授课师资及现场教学点沟通解释等事宜。 贯穿全周期、激活全要素 助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教务部坚持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务管理工作的“生命线”,细致梳理教学流程、逐项摸排教学环节、科学整合教学要素,围绕“全”字下功夫,着力构筑高标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年中组部教学质量评估得分达99.23分,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实现连续4年上升。 定标定表,完善课程规范体系。在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结构化研讨、现场教学课程规范实施效果显著的基础上,广泛征求院内外意见,趁热打铁出台访谈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小组讨论课程规范等3项规范性文件;针对近年来网络直播课程较快增长的情况,及时制订《关于规范网络直播课程教学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教学管理。现已实现学院主要课程类型的规范要求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学院课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源头把控,精准选调学员参训。保持与中组部和各选调单位的密切联系,深入把握培训专题和选调要求,从严掌握学员岗位、职务与专题的匹配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主动与选调单位沟通解释,提高招生质量,确保学员带着问题来、深入研讨学、带着思路回,进一步保障学院教学培训针对性有效性。 创新驱动,搭建师资展示舞台。经过广泛调研和“四情”研究,制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届教学竞赛实施方案》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选修课实施方案》,启动完成第一届教学竞赛初赛及选修课征集工作,组织22门选修课的审核和6门选修课的试讲,扎实做好备课、磨课、评课,通过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有效激发专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上讲台、讲好课的积极性,切实推动学院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和精品课程打造,进一步强化学院教学核心竞争力。 督导并举,全面优化教学指导。顺利组织“教学巡视组”换届并更名“教学指导组”,汇聚一支力量更优、结构更合理、专业覆盖面更全的专家团队。第一时间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巡视,同步开展教学质量督查与针对性教学指导,组织教学指导组专家全面参与品牌课程建设、教学评奖、课程观摩、选修课试讲、名师工程等重点工作,加强对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所授课程的督察、把关和反馈,多措并举助力学院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图5 教学指导组换届 以评促建,系统抓好教学评价。突出全面性,实现“两个全覆盖”,即中组部教学质量评估对全体中央调训独立设置班次全覆盖,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对全体培训班次全覆盖。突出重点性,高度重视中组部反馈的教学质量评估意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明确任务分工、责任人员、进度安排,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进。突出时效性,抓实“两会一月报”,每批独立设置班次结束前及时组织召开学员代表座谈会,每个教学月结束后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教学暨学员管理情况分析会,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强化问题导向,编发《教学质量月报》全面反映教学培训运行总体情况,推动学院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课程成不成体系,是检验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重要方面。课程好不好,是检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开展特色课程体系研究是中组部交给学院“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是提升学院办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教务部抓住课程建设这个“牛鼻子”,在出“更多好课”、让“好课集群”方面成效显著。好课程多了起来,特色课程体系壮大起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培研宣”的国家级高地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受到中组部肯定。中组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亲自审定研究工作方案,分管部领导多次召开会议,提出工作要求。课题研究历经一年半,今年以来进入“攻坚战”阶段,在院委会支持和院领导的指导下,教务部牵头,克服各种困难,高质量完成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心吸收全国专家意见。中组部邀请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同志等8位专家进一步论证课题,提出具体意见,教务部逐一研究,拿出解决举措,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报告》。二是耐心绘制思维导图。明确“一个统领、三个支撑”的特色课程体系框架,课程由170余门扩展至335门,思维导图形成。“一个统领”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理论教育课程体系,70门课;“三个支撑”分别是以红色基因与改革开放精神为核心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47门课;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为核心的专业化能力课程体系,168门课;以树立国际视野和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的国际性课程体系,50门课。三是精心谋划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品课。党的二十大精神胜利闭幕后,教务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体备课会”,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作辅导报告,听取20多位专家、教师意见,明确课程开发思路。经过深入研究,已提出14门新课,拟充实进特色课程体系,为进一步多出“好课程”打下基础。上级组织肯定了学院的工作成效,认为学院特色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为下一步科研创新、课程开发、引进人才提供了指引,有助于学院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加强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质量。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数量翻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由中组部每两年评选一次,是体现学院课程质量水平的“大奖”。院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好课程培育工作,对推荐的每一门课程都给予了直接细致的指导。教务部牵头做好主要组织服务工作,集体打磨,精心录制。今年,《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3门课程入选2021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推荐目录,学院专门发文给予嘉奖通报。 图6 支部学习 图7 集体活动 2023 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务部将在院务委员会的领导下,扎实做好教学培训计划统筹协调、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全周期教学质量管理等重点工作,高质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把学院建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培研宣’的国家级高地”目标,不懈努力! (教务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