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1月23日 来源:文汇报
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
杨浦滨江工业遗存和公共休闲空间有机融合,紧紧围绕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走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一江一河”治理苏州河贯通生动展现上海的城市发展、红色基因和工业记忆。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本报约请沪上专家学者,聚焦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宜居安居、基层民主、环境改善等方面建言献策,深入研究阐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打造“四个人人”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赵勇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海考察指导,体现了对上海发展的信任重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上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党的创新理论高度重视共同体概念。城市治理共同体是共同体的一种类型,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实践路径。在马克思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描述中,城市是基本的维度。同时,马克思高度重视共同体中人的自由,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然而,马克思的城市思想和人本思想两者之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理念,既是对马克思城市思想的继承,也融通了马克思城市思想和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重要发展和创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要求,“人人共享”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取向,城市治理共同体的提出为人民城市理念的践行和实现提供了路径指引,丰富和完善了人民城市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城市治理共同体的价值指引。城市治理共同体的基础是人,城市治理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体现“人人共享”的要求。遵循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将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人民是城市治理过程中重要的价值追求。每一个公共政策的设计和考量都应当将人民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将人民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作为政策设计的重要目标。“人人共享”在重视人人的同时,还突出共享,强调公平公正、精准可及原则。如果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要有所倾斜,那就要有利于最弱的群体。“人人共享”要求城市治理在范围上“一个不能少”,各种、各类群体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资源和服务;在领域上“一块不能缺”,各个领域都能够获取均衡的公共服务,并且这些公共服务都具有较好的可及性;在时间上“一刻不能停”,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程度上“一丝不能松”,建设韧性城市,预防和避免各种可能的风险,提高城市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凸显“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追求,让人民在城市中诗意地栖息,幸福地生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城市治理共同体的支撑保障。实现“人人共享”的目标需要突出人民是城市治理的主体,人人都是参与者、责任者、奉献者。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的,要求众人商、众人议、众人决,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这里的找到最大公约数要求在人人参与、人人奉献基础上梳理大家的意愿,在尊重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做出决定。同时,基于最大公约数做出的决策,人人都要负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方位的,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内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作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覆盖的,既体现在选举过程中,也体现在日常的公共政策过程之中,政策议题的梳理和确立、政策问题的讨论和分析、政策执行的评估和监督都需要众人商、众人议、众人决,并且要努力使“议”和“决”的过程更加精准。无论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还是基层治理中的具体政策问题;无论是政府实事项目,还是社区日常治理中的加装电梯、停车收费等具体事宜,都要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做到人人参与政策过程、人人参与城市治理、人人为城市添彩,凸显“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要求。
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的统筹推进和有效衔接是城市治理共同体的目标取向。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倍增作用,提升经济治理水平;需要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共建共享共治,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需要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打造更完善、更便捷的“政务服务圈”,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家医院,提供更加充分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加大优质文化体育服务供给;需要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打造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现代化城市;需要引入智能化、智慧化手段,以“两张网”为牛鼻子,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作者为上海市委党校数字政府建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从六个维度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
包亚明
上海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的深刻思想内涵为引领,以历史文脉的深度挖掘为抓手,以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为载体,将红色基因、海派魅力、江南风韵融汇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让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迷人的“风度”。
覆盖度:以“广覆盖与深覆盖”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上海拥有近250座博物馆和美术馆、230多间公共图书馆、50多家剧院、130多家剧场,每年举办展览约2000场、营业性演出约40000场,约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度”不仅体现在文化设施和活动的数量级上,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中:上海市民文化节是一场365天不落幕的文化盛宴,千余场次特色活动线上、线下多元开花;“15分钟社区生活圈”、10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100家“演艺新空间”涵盖生活社区、特色街区、商场、办公楼、园区、书店、咖啡馆、旅游景点、艺术场馆等,成为市民与文化“相识相遇”并“深度交往”的场所。
开放度:以“普惠性与可达性”延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以“开放度”为目标的文化内容供应展现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与可达性,即在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致力于提升市民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徐汇区、浦东新区、嘉定区、长宁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宝山区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平台建设、浦东新区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的运作模式、松江区万部图书千场电影百场文艺下农村进社区到工地入军营、普陀区苏州河文化品牌打造、奉贤区“唱响贤城——群文四季歌”、静安区静安“智”文化服务平台、黄浦区城市草坪音乐会、金山区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文脉传承等8个项目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这些项目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融入了城市日常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从台下走到台上、从文化观赏者成为文化创造者。
活跃度:以“吸引力与专业性”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影响。上海每年举办的众多大型国际节展活动吸引了国际一流文化资源的到来,而它们也反过来构成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专业性”。去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与闵行区合办3天5场的公益场,将全球顶尖艺术家和专业演出团体,如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爱尔兰国家合唱团,以及俄罗斯指挥大师捷杰耶夫等演出配送到市民的“家门口”。“错峰、便民、价格和水准拉满”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以延时开放、公益收费的方式,成为青年人心中的“都市艺术家园”,去年更是出现了65万人争抢1万个名额的火爆场面。
丰富度:以“科技感与生态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上海持续“加码”的科创技术——5G、4K、VR 等新技术,使得足不出户的“云观展”魅力四射,这不仅丰富了文化体验的渠道,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想象空间;在一场“元宇宙”音乐会中,扫描二维码就能够通过手机屏幕进入虚拟宇宙,捕捉悬浮在空中的宇航员和从天空中划过的流星,自己选背景音乐、下载海报、玩游戏等。生态性同样也是公共文化服务能级提升的重要抓手,“一江一河”为上海打造“生态文旅”品牌积累了宝贵丰富的经验,环城生态公园带的建设为城市新兴文旅业态开辟了广阔的绿色空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打造将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务的惊喜。
创新度:以“品牌度与传播性”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图景。《繁花》的热播,是城市文化IP化的生动演绎,不仅诠释了城市文化“品牌度与传播性”的溢出效应,而且也为公共文化服务展现创新价值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空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需要IP层面的创新来设计与统筹,与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配套的文化创意类产品或商品,同样也需要IP层面的创新来调动市民的参与感,扩大文化服务内容的影响力。同时,上海公共服务文化要与上海文化品牌相结合,要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内容的孵化、培育、创造相结合,要与上海整体文创产业相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载体、项目通过城市文化IP的转化,将会成为上海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窗口。
融合度: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区域文旅公共服务新样本。“一体化”和“高质量”已成为沪苏浙皖四地文旅公共服务的指导思想。协同联动、资源共享、治理互鉴、提质增效,为长三角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聚焦国家战略创造了新机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也有望突破圈层,在打造长三角区域文旅公共服务新样本过程中勇担新使命。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有责任也有能力从“中国之江南”、“亚洲之江南”和“世界之江南”三个维度,来参与江南的全球意义和文明价值的全新阐释和展示;在“区域性”“本土性”“国际性”三个层面,展现江南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在上海的相遇相识相融,并精彩呈现江南文明在上海的当代价值。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培育本地特色、江南风情和国际视野,需要发挥文博美术场馆资源、藏品资源、人才资源积聚的优势,也需要发挥“道路+”“公园+”和“生活圈+”三大文旅民心工程的作用,更需要在公共文化优质新供给、公共文化空间新格局、数字文旅服务新能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升级迭代的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将会展现更为迷人的海派“新风度”。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
深刻把握城市高度与温度的辩证法
焦永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上,需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刻把握城市高度与温度的辩证法,积极推动城市更新、“两旧一村”改造、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等各项工作,奋力谱写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
从全球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国际化大都市一方面集聚各类高端功能和要素,另一方面需要各类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的基础功能、基础保障,天然具有收入分化、社会分化的内在张力,这就需要充分把握城市高度与温度的辩证法。近年来,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初步探索了城市高度与温度融合并进、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一方面推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夯实基础功能和突出城市特色功能,保持城市各类基础功能高效运转,持续增强城市魅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城市更新是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解决城市各类功能设施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战略部署。从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更新是一项世界级的难题,涉及空间、政策、人、资金等各类要素的复杂关系和再配置。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危旧房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多个方面,实施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城市总规为统领,统筹完善金融、财税、土地等各方面政策,围绕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体系,补齐短板弱项、优化项目组合,促进空间布局优化和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同时,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引导公众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更新之路。
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是城市更新重点任务,也是难啃的硬骨头,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以人民群众关切的设施建设为重点,补短板、强功能,系统推进老旧小区实现现代化完整社区的蝶变,真正体现城市温度。上海正在探索多样化旧改模式,通过改造老旧建筑、增加绿化和公共空间等方式来提升城市品质。《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生效后,静安区蕃瓜弄、杨浦区凤南一村小区等拆除重建项目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征询、签约和自主搬迁,重建完成后居民们将搬进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区,生活质量将得到极大提升。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时强调,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安居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宜居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同步建设全面覆盖的新型安居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形成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构建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三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目的是解决好人民群众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近年来,为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上海举全市之力跑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加速度,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将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总量60万套(间)以上,目前已有大批保租房项目投入使用,显著改善了青年人、城市一线工作者的生活品质。其中,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作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中“一张床”的标杆项目,主要面向建筑、快递外卖、环卫、家政、医护等一线务工人员,使他们有家的归属感,充分感受城市温度。
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既要以“五个中心”为主攻方向,持续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不断构筑城市高度,也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构建全覆盖和高品质的安居体系,提高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包容性和保障力,不断提升城市的温度。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公共政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
周建勇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抓好基层治理这个基础性工程,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实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
上海是一个由近2500万常住人口,13亿平方米的城市建筑总量,以及215个街道、乡镇,1.3万个住宅小区构成的超大型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把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建设好、治理好,要有大格局、大思路,也要有精细化思维和‘绣花’功夫。”上海的基层治理被称为“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之间做腾挪”,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与超量人口的集聚,既塑造了上海精致、细腻的生活方式,也塑造了上海城市治理和基层治理中的精细化特质。当前的城市是一个开放且复杂的“巨系统”,一方面,基层社会在运行和发展中所涉及的元素以千万计;另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为多元,从“将就”到“讲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到街边绿地、转角围篱,甚至于一块小小人行道地砖、一副店招;大到民主参与、社区更新乃至国家治理等,这些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新追求、新向往的诉求,对基层的精细化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抓住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个超大城市治理“牛鼻子”,不断提高“两张网”的运行效能建设,以新技术应用“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强调“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推进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必须坚持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各方面。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焕发基层民主生机活力,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基层治理。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踏上新征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基层既是各项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也是最突出的矛盾问题的集中点,只有坚持好“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人民民主的真谛,才能够将问题和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更好地将“枫桥经验”落实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三会”制度——通过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实现“居民的事情,居民商量着办”,成为基层民主引导社区自治、解决治理难事的好办法。诸如“基层立法联系点”“小院议事会”等多种多样的基层民主实践,通过多层次民意沟通体系的塑造,充分实现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治民享。特别是在事关民生福祉、民心所向的任务,更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各类议事平台引导“先议”,“三会”、居村联席会议等“商议”,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作用,将各类议事协商机制和决策机制有效衔接起来,组织群众围绕社区热点难点问题有序说事、议事、主事,不断提升协商质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坚持不懈地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
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必须牢牢把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根本原则,将基层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新业绩。
坚持党建引领,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让党的各级组织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共创城市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坚强组织保障。各地方党委当好一线指挥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抓好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要坚持将政府、市场、社会、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凝聚在一起,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串珠成链、聚线成面,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治理新局面,通过高质量党建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把全市党员锻造成为担当排头兵、先行者重任的先锋力量,为推动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证。党的基层组织要建立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经常、最密切的联系,增强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落实“四下基层”,常态化开展“四百”大走访,及时回应人民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完善以党群阵地为主干的市民“15分钟生活圈”,实现党群阵地多维多元融合。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构建人、城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
周冯琦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举行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以城市更新为牵引、为突破,激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加快推动全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城市是有机生命体,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更新是城市这一有机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城市的扩张总有极限,但城市更新却没有止境。世界各国一些传统城市都曾经历过多轮次的城市更新,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上海城市更新探索始于近十年前,城市更新背后的逻辑从大拆大建,到渐进式、留改拆布局,从增量建设转入存量更新,从新增建设用地开发转向存量建设用地再利用,从上海城市建设进入向存量要空间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近年来上海城市更新的实践,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城市规划与建设者们恢复、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的决心与魄力,保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
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机遇,也是提升城市魅力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需从过去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单一维度,向更加关注居民公共利益、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等多维度转变推进城市更新,要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努力为市民创造更加优良的人居环境。近年来,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开放,通过苏州河黄浦江两岸产业调整和升级,推进环境微治理和精细化管理,关注黑臭水体整治等民生关切的环境问题,结合生态修复营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提升绿地、水体等蓝绿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更新要始终坚持和谐共生,构建人、城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从霍华德“花园城市”的提出,到后来勒·柯布西耶对“阳光、空气和绿地”的强调与重视,不仅城市的山水格局和生态廊道等议题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城市道路和绿地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也逐渐发展为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健康的标准。绿色空间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自然给人一种强烈的审美感受。绿地干预措施可以滋养城市的现有特征,改善环境条件,提供户外休闲空间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创建野生动物栖息地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更大范围内,它们还能减少热岛效应和地表径流。绿色空间在减少碳排放和改善公民健康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城市在为绿色基础设施寻找空间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大量城市开发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使自然柔性基质不断向人工硬化基质转变,原本连续性的绿色空间被切割,岛屿化、破碎化现象加剧,生态特色丧失,城市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化;另一方面,城市拓展和人口增长要求提高单位土地上生活生产强度,人地矛盾冲突加剧。
城市更新是一个修复生态系统、提升绿色空间的极好机会,可以发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积极影响,创建新的绿色走廊,连接现有绿地,让野生动物更好地在绿地之间穿梭,并为人们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因此,在城市更新中应以绿色空间、滨河空间、生态廊道等为更新对象,完善城市-郊野公园体系,推进老旧公园提质改造,新建一批公园绿地,增加道路附属绿地,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建设“口袋公园”“袖珍公园”等休闲场地,深入开展生态廊道系统性、连通性建设,建设连续完整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生态舒适、安全健康、共享可达的特色生态空间体系,使城市内部水系绿地与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与此同时,对生态空间细化管理,挖掘河湖岸线等生态空间的文化及服务功能,拓展生态空间的开放和经营模式,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人民生态福祉。将城市绿地建设、社区环境整治和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相结合,改善社区和街道小环境,营建城市微景观,为居民休憩和交流提供绿色空间。让城市底色由“灰”变“绿”,让城市生态系统由“破碎”变“连通”,构建人、城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
城市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景观塑造了城市的空间形态,承载了城市发展演进的历史,并形成了市民的共同记忆,是城市自然脉络和城市独有形象的基础和根源。自然生态本底和特征决定了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并深刻地影响城市文化和共同价值的形成和演变,生态文化同样是城市魅力的基因和重要方面。城市更新应顺应和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脉络,发掘和修复城市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进深度融合,探索城市文化、历史的自然生态源流,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和生态文化。因此城市更新既要有全局意识,又要有人文关怀,既要着眼发展又要注重山水格局的关联,让城市与山水自然交融。让城市拥有自然绿色的生态、人文回归的生态。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