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之声 > 学术交流

【上观新闻】吴涛:创新思路强调精准,基层党建更加与时俱进


发布日期:2024-02-21


时间:2024年1月18日

访谈嘉宾:吴涛  来源:上观新闻


塑造我们对于这个社区、这座城市的美好期盼。

访谈嘉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基层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将秩序感融于烟火气

记者:总书记这次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我们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如何诠释“全过程”?又该怎样理解“共同体”?

吴涛: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中国式民主的新形态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实践新机制,之所以能展现巨大效能和蓬勃生命力,根本在于这条民主道路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它本质上不同于西式民主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却进入无人问津的休眠期,中国人民不仅拥有平等的选举权,而且还有制度保障人民切实参与到国家和社会治理全过程。这里,一个“全”字,充分展现中国智慧,它强调“议题全方位、对象全覆盖、过程全周期、管理全链条”,真正诠释了“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

当下,我们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特别是融入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治理,意味着应更充分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

一方面,“真参与”才能“真管用”。“全过程”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做事之前把关口前移,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底数,走到群众身边,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诉求。还要在执行过程中及完成后,根据人民群众的监督反馈进行不断调整完善。

另一方面,广泛凝聚力量,才能找到利益最大公约数。“全过程”要求群众充分参与方案策划、过程参与、结果评估,通过党建引领,搭建政府、社会与市民三方“同台唱戏”的平台,更好地汇集民意、发挥民智,让秩序感融于烟火气,既要体现“民主在身边”,又要相信“高手在民间”。

总的来说,特大城市的基层党建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效率导向,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价值引领、功能设计、项目准入、工作运转中的重要作用,在体制机制上畅通渠道两端:意见方案让百姓提出,过程结果让百姓监督,进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也只有搭建上下良性的互动平台,基层党组织才能真正引领群众,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当然,今天我们提城市治理共同体,它体现不同层面的内涵。首先是生活共同体,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人人都是主人翁,都应该为我们生活的空间出一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步建立起一个价值共同体,基于我们在此间生活的共同体验,塑造我们对于这个社区、这座城市的美好期盼。

让规范性寓于创新性

记者:近年来上海深化以“善治理”为特征的楼宇党建工作,不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将党的基层组织真正覆盖到了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经络上。不过从“覆盖”到“服务”,从“服务”到“引领”,究竟应该怎么做?

吴涛:楼宇是竖起来的社区,上海大部分写字楼宇中年轻白领、海归的比例很高,他们分属不同企事业单位,诉求主体多样,个体的“原子化”使得楼宇党建远比社区党建更为复杂。

要有效凝聚这一群体,关键是要抓住他们急难愁盼,在解决每个细微问题上体现党组织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比如,有楼宇党组织在征集楼内白领们的需求意见后,推出白领健康驿站、“智能药柜”自助购药系统、保温外卖柜等,还为白领开展绘画教学、跳舞课程、心理辅导、交友等各类活动。在传统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上,党建却可以通过“柔软的身段” 整合性、整体性、全域性地推动资源集成,打造楼宇、企业、公共管理部门、机构之间的生态圈。

今天我们也看到,面向新潮流、服务新群体的党建活动非常丰富,大家善用创新手段抓人眼球。例如,上海有不少红色纪念场馆通过与元宇宙、VR等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打造更身临其境的学习效果;以红色历史故事为背景,创作年轻人可亲身体验的情景剧,增强群众对党建精神的感知力。

当然,创新党建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规范性。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组织生活时首先要避免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要在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中,将重温入党誓词、竖起党旗等鲜明的仪式感融入其中,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加持红色基因和力量的传承。

党建工作还要找准“着力点”与社会动员“受力面”之间的杠杆,把基层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形成“抓好党建促发展、抓好发展带党建”良好格局。

找到新问题的新解法

记者:超大城市,新人群、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面对新问题,是否需要新思路?

吴涛:基层党组织是社会动员机制的核心引领力量,是联系服务群众的行动者,是宣传教育群众的实施者,是组织凝聚群众的实践者。如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分众化、个性化特点,这要求上海基层党建更加与时俱进,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以创新思路、务实举措来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记者:基层党组织如何体现引领价值?

吴涛:关键是要传递正能量。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与国家大的政策方针保持一致,准确传达上级的要求,同时也要接地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随着形势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变化,新群体、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越是我们过去不熟悉的新领域、新生事物,越要实现党组织的广阔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体现党建全方位引领的价值。这也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开展活动及党组织在社会动员机制的方式方法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城市生活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动员机制面临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差异化、权利意识民主化、社会生活网络化的挑战,存在随意性较大、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新媒体影响力不充分等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建要颠覆传统教条式的政治手段,结合人民群众真实的需求,围绕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开展工作。

例如,针对快递员这一新就业群体,近年来,上海部分地方在探索快递行业党建联盟,各区还以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开设“小哥驿站”,有效解决骑手小哥、快递小哥“饮水难、就餐难、休息难”等实际问题。未来,党群服务阵地还可尝试嵌入党的政策宣讲、法律及劳动法科普和保障性住房等相关资料,让这些阵地成为党组织在社会中延伸的触手,让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在身边,温暖在身边。反过来,通过党建引领的思想熏陶,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新就业群体也能被转化为平安社会建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提供更广泛的社会观察视角和社会治理解题思路。

老办法有时也是好办法

记者:新时代动员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社会治理有没有好办法?

吴涛: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细了就是竞争力。要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释放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在党建引领社会动员机制建设的实践中,应当积极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服务,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通过创新不断完善服务载体、服务方式、服务机制等,将治理重心真正下沉于引领群众、服务民生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治理过程之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当然,最好的办法有时就是最传统的办法。一方面,要持续以区域化党建整合社会资源,着力健全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社区能人、民间达人及第三方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与基层党建工作。比如围绕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能否为社工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职业前景,为社会组织提供可持续的、稳定的服务场景,这不仅关系到基层治理的创造力,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引导力,也可以吸引更多青年扎根社区就业,逐步优化治理结构。

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还是要想方设法提升动员主体权威性、动员手段合法性、动员方式多样性和动员载体现代性,特别是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